四平屹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歡迎光臨李良濟 注冊

體內(nèi)有濕的十大癥狀! 7 個排濕食物和 6 個排濕穴位
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4-13 08:00

濕氣是“萬惡之邪”,極為難纏而不易除去。在中醫(yī)上,濕氣是致病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這“六淫邪氣”之一,人體最怕濕邪!

什么是濕氣?

中醫(yī)認為,脾臟能調(diào)節(jié)體內(nèi)的水分。若脾臟健康,人體就不易因濕氣致??;反之,脾臟有虛會令濕氣過重使人生病。

濕氣有內(nèi)濕與外濕之別

內(nèi)濕:因為思慮過度、生活習慣不規(guī)律如飲食不節(jié)制等自身的原因?qū)е缕⑻摗?/font>

外濕:當內(nèi)濕導致脾虛時,若是處于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(如春季),空氣中的水分便會乘虛而入,結合內(nèi)濕一同破壞人體。

濕氣要怎么排才好?

1.少鹽

鹽吃多了,容易造成水分滯留體內(nèi),會加重濕氣,亦會引起水腫。建議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。

2.運動排濕

可選擇在清晨或晚間,以慢跑、快走、太極拳等形式運動60分鐘左右為宜。

3.飲食調(diào)節(jié)

薏米、芡實、赤小豆等食物,可在早中晚所煮的稀飯、米飯中加入一種即可;煮湯中可加兩三?;ń?,祛其濁氣。

4.多喝水

要祛濕并不意味著不能喝水,相反,水要多喝。通過排泄,水可帶走身體的毒素和濕氣。

5.環(huán)境除濕

中午大太陽時開窗戶通風,可買一些除濕盒或者石灰或者木炭,放在家中的各個角落,有助于減少環(huán)境的濕氣。

7種有助于排濕的食物

薏米

薏米具有利水消腫、清熱去膿、以及健脾祛濕的功效,與粥同煮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紅豆

紅豆有健脾利水和補血消腫的作用,可做粥或甜品,也可在泡茶時適當加入。

冬瓜

冬瓜能利水消痰,消熱解毒。冬瓜煲老鴨非常滋補,但胃寒人群需適量食用。

鯽魚

鯽魚煲湯有補脾利水的功效。鯽魚宜清蒸或燉湯,不宜油炸,不宜與薺菜同食。

玉米

適量食用玉米可補中健胃,除濕利水。玉米排骨湯是排濕法寶。

茯苓

茯苓利水滲濕,健脾補氣止瀉,寧心安神。不過要注意不要與米醋同食。

南瓜

南瓜能補脾利水,解毒殺蟲。直接蒸煮食用即可助于身體排濕。

6個排濕穴位

都說“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”。祛除濕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堅持揉按身上這6個“排濕穴”,方能逐步把體內(nèi)濕氣排出去。

1、豐隆穴

豐隆穴位于小腿前外側,外踝尖上八寸,條口穴外一寸,距脛骨前緣二橫指(中指)。揉按豐隆穴對脾胃有很好的調(diào)理作用,是除濕祛痰的穴位,并有調(diào)和胃氣、補益氣血、醒腦安神等功效。

2、陰陵泉穴

陰陵泉穴在小腿內(nèi)側,脛骨內(nèi)側下緣與脛骨內(nèi)側緣之間的凹陷中。揉按陰陵泉穴主治腹脹,腹瀉,水腫,黃疸;小便不利,遺尿,尿失禁,促進脾運化水濕。

3、中脘穴

中脘穴位于腹部中線上、肚臍上4寸,即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中點,是胃的經(jīng)氣匯集之處。中脘穴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,揉按以治療惡心、治療燒心、噯氣、治療慢性肝炎、治療慢性胃炎、胃痛,輔助消化等。

4、足三里

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,犢鼻下3寸,犢鼻與解溪連線上,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(jīng)。足三里穴,是“足陽明胃經(jīng)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堅持揉按能燥化脾濕,生發(fā)胃氣。

5、復溜穴

復溜穴是人體下肢穴位之一。正坐垂足或仰臥位,在太溪上2寸,當跟腱之前緣處取穴。揉按復溜穴能補腎益陰,溫陽利水?!皬土铩钡摹皬汀笔欠磸偷囊馑?;“溜”是盛放的意思。也就是壞的氣息在此持續(xù)堆積的穴位。按摩復溜穴對女性下焦冷、痛經(jīng)、手腳浮腫有效。

6、曲池穴

曲池穴位于肘關節(jié),彎曲胳膊肘時,肘橫紋末端的凹陷處即是。穴為手陽明大腸經(jīng)穴,大腸經(jīng)與肺經(jīng)相表里,肺主皮毛,故有清熱解表,散風止癢,消腫止痛,調(diào)和氣血,疏經(jīng)通絡之效。



曲阳县| 新田县| 曲周县| 兴义市| 英吉沙县| 阳泉市| 阿拉善左旗| 长海县| 昌平区| 潮安县| 长乐市| 乐都县| 信阳市| 漾濞| 衡水市| 永春县| 遂溪县| 轮台县| 岢岚县| 隆昌县| 肃北| 汪清县| 商河县| 永寿县| 札达县| 万山特区| 营山县| 永修县| 涞水县| 阳曲县| 兴海县| 南川市| 文成县| 盐山县| 罗山县| 定边县| 辽宁省| 柘城县| 丹江口市| 博客| 唐山市|